我們日常生活中使用的PET瓶坯耐熱性能不是很好,這個問題很讓我們頭疼,下面小編為我們提供改善PET瓶坯耐熱性能的措施。
①瓶坯注射冷卻時間控制。嚴格控制瓶坯注射冷卻時間,讓瓶坯盡早脫模。這樣即可縮短成型周期并提高產量,又可因較高的殘余溫度而誘發球狀結晶。球狀結晶的晶體直徑極小(僅0.3mm~0.7mm),并不影響透明度。
②選擇合理的瓶坯與瓶子設計。***優化的瓶坯形狀設計與瓶子模具設計有助于改善瓶子的壁厚分布狀況,避免在瓶身不同區域產生扭曲或收縮變形;
③嚴格控制注射和拉坯-吹瓶工藝參數以及各區域溫度分布,避免殘余應力在PET玻璃化溫度(>75℃)下釋放而導致瓶子變形。
④循環吹氣技術。當采用熱吹瓶模時,如何控制瓶子脫模后變形至關重要。吹瓶模開模前吹入空氣并排空循環,對瓶身進行冷卻并定形,從而控制脫模后的變形量。循環冷卻空氣的進氣通過與初吹、二次吹相同的通道,但從拉坯桿頭部小孔經拉坯桿內排氣。循環吹氣時間約為0.5秒~2秒。因此,耐熱瓶制瓶機的高壓空氣消耗量比普通瓶制瓶機高得多。
⑤吹瓶模調溫技術的運用。通常用熱油循環法給吹瓶模加溫,吹瓶模調溫共有三種循環:瓶底冷卻水循環。瓶子底部保持低溫(10℃~30℃),避免未經拉伸的瓶底部分過度結晶而發白。
瓶頸調溫(選用)。非結晶瓶口部分從注塑模脫模后一直處于完全冷卻狀態。非結晶瓶口多數采用加強瓶口設計(增加瓶口壁厚),從而改善封口性能,避免壓蓋過程中瓶口變形。通常,灌裝后瓶口橢圓度控制在0.2mm以內,螺紋外徑收縮率低于0.6%。
瓶身熱油循環。將吹瓶模加熱至120℃~145℃。這樣,瓶坯與吹瓶模腔間的溫度差減小,促發進一步結晶。延長吹瓶保壓時間,使瓶壁與型腔長時間接觸并有充足時間來提高瓶身結晶度,達到35%左右,但又不破壞透明度。100℃以下的模溫對瓶身結晶度的影響極小,因為瓶身結晶發生在100℃以上。